■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伍施施 麻安田
2023年央视春晚一开场,一只神气可爱的小兔子就从热闹的花市中蹦出,走过丰收的金色麦田,乘着璀璨烟火飞到浩瀚无边的太空宇宙,最后来到晚会现场。它就是萌翻亿万观众的春晚吉祥物“兔圆圆”。
随着“兔圆圆”的火速出圈,其背后的设计者——深圳市美术协会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的陈湘波也被网友们关注起来。虽然在深圳已经生活了20多年,但陈湘波其实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衡阳人,他曾多次在衡阳举办展览,也在多个重大采访报道中表白家乡——“我的出生之地衡阳,那里有我成长的记忆,也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创作。”
从衡阳走出的国家级美术馆馆长
1977年,14岁的陈湘波在衡阳师专附中与“画”结缘。
“衡阳师专附中那时有美术专业生,有一次他们出来写生,我便在一旁看,周边千姿百态的风景通过他们的笔尖跃然纸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使已经过去40多年,陈湘波对这一次邂逅仍然记忆犹新。
后来,受到作为美术爱好者的远房叔叔陈常田及他的老师、工人业余画家汪宾芳的影响,陈湘波身上的“美术基因”从此萌发,并随读中学时的美术教师彭振贵学画。而后,又跟随衡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钟增亚学习绘画。
1979年,刚恢复不久的高考成为年轻人跳出龙门的重要出口。“为了画画,我放弃了全国统考。”陈湘波说。那个时代,如果说高考是个独木桥,那么美术几乎就是一条没有任何安全系统的过江索,遗憾的是,两年奋战,陈湘波都与梦想失之交臂,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
1980年,陈湘波进入衡阳纺织机械厂工作,在热处理车间做了普工。陈湘波回忆道,“在工厂里,我几乎把全部的休息时间用来备考,滚烫的钢铁比不过我对绘画的热情,更无法让我放弃对梦想的追求。”1982年,在做了一年半的热处理工人后,他如愿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
如今的陈湘波,已成为了声名远播的画家,参与关山月美术馆的筹建,并在这里用心耕耘,带领美术馆成为文化部首批全国重点美术馆,在全国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湖湘文化镌刻在血脉里融入进书画中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2015年1月,“乡关行旅:陈湘波、刘洪镇书画作品家乡汇报展”在衡阳书画院开幕,展出了陈湘波工笔、写意花鸟、道释白描人物。这是陈湘波首次回乡办展,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多次为家乡带来他的作品。
这次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展,这让陈湘波非常激动,“我是衡阳人,在外漂泊很多年,回乡办展,就想给父老乡亲做个汇报,没想到能得到大家的青睐。”陈湘波告诉记者,随着在外工作时间越来越久,他对家乡的感情愈加深厚,尤其近几年,他每次回来衡阳都倍感亲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陈湘波往往会很自然地将湖湘文化融入创作中。如,在工笔画创作中,陈湘波打破程式,与时代精神相连接,去年围绕一线抗疫,创作了一系列饱含真情的画作,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也是陈湘波身上很显著的一个特征。2019年,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成立,陈湘波贡献了个人作品,先后捐赠筹集200多万元,并开展了一系列艺术公益活动。在2021年举办的“希望的田野——百名乡村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中,收到全国各地200余名乡村美术教师的作品,最终评选出100幅乡村教师优秀作品和7幅支教老师作品,集结成册。
陈湘波说,他希望通过基金的设立,鼓励更多年轻的艺术家、青年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引,从而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让传统艺术通过新媒体“活”起来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艺术的形式也变得百花齐放。近年来,陈湘波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探索。
陈湘波告诉记者,2022年9月,他收到央视春晚团队的邀请,参与到“兔圆圆”的设计中,此次设计他提供了主形象的设计思路和草图。“兔圆圆整体形象在中国白兔的基本特征基础上,融入了传统中国工笔的审美风格,并采用3D立体建模技术完成,科技感与传统的融合是此次设计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今年已经不是陈湘波第一次为春晚设计吉祥物,2022年虎年的瑞虎也出自他之手。“奇思独运写虎态,精美方寸现温情”,是对陈湘波虎年生肖作品的评价。七年前,陈湘波开始从事生肖创作,每一年都会有相关的作品推出,并以贺年明信片、展览、文创品等方式,让传统回归大众生活。在陈湘波看来,科技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今年春晚“兔圆圆”的设计将科技感融入创作之中,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一个人的能量就这么大,你要想把事情做大,就一定要有不断破圈的能力。”陈湘波说,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传统艺术要通过新媒体“活”起来。2021年10月,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了陈湘波2017年的作品《荷·晚晖》,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数码美学相结合,让纸上栩栩如生的荷花在如梦如幻的光影中一开一合,动静之间与观众产生互动。
在陈湘波看来,数字化呈现艺术作品是大趋势,近年来,衡阳积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在数字艺术中也有一定探索。“春节前夕,衡阳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这其中,非遗馆戏服3D展示等项目就让人眼前一亮。”陈湘波说,衡阳文化底蕴深厚,他也希望家乡能够通过引进项目、整合资源等方式,推动衡阳文化艺术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