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两个月,花了328元(人民币,下同),集了一对冰墩墩和雪容融,赶上冬奥热潮的尾巴。”爱好者刘念汐3月份在淘宝平台下单,买了两款22厘米的吉祥物,5月上旬才收到货。“冰墩墩198元,雪容融100元,但实付款要加15元。能够集齐一墩一容还是很开心的。”自冬奥开幕,吉祥物冰墩墩就开始断货,一直是当红之物,炙手可热。即使到现在,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吸金能力,依旧可观。
吉林艺术学院老师苏大伟是雪容融设计团队成员之一,他分析冰墩墩和雪容融火爆的原因:两款吉祥物兼顾艺术性与文化性。在设计层面,其展示出足够的审美价值,被社会各层次人士所认可,以此才会销售得火爆;在文化层面,熊猫、灯笼、科技一系列中国元素的融合,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中国的符号,对内产生了强大的归属感,对外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
两款吉祥物的强大吸粉能力可以说是在苏大伟的预期之中:首先,两款吉祥物在题材上有先天的优势,归属于冬奥会,自带冬奥魅力;其次,冬奥会在新春佳节之际,大家的目光更聚焦;最后,受惠媒体与网友友善的追捧,使其发酵变的火热。
实体店仍录稳定收入
苏大伟进一步分析称,冰墩墩和雪容融“走红”,更是中国文创产业走向成熟的见证。与2008年京奥5个吉祥物比较,冬奥两个吉祥物更加聚焦;冰墩墩的设计带有科技感象征未来;雪容融则带有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奥运会中自信的表现。
翟天铭近年一直在经营收藏品和文创类产品的店铺,藉着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他取得了线下销售的资格,在吉林开设了一家冬奥特许商品的店铺。翟天铭说:“目前处于冬奥会商品销售的末期阶段,热度虽减但还是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购买。近几个月店铺每月的流水稳定在5万元上下。”顾客大多是中老年群体,来给孩子买礼物,还有一些青少年奔着收藏来买的。
来景区游玩、领着孩子的游人,苏杭一进门看到冬奥运特许经营的商品,就准备买198元的冰墩墩,认为既能给孩子当玩具,还能当成纪念品收藏,但最后因为邮寄太繁琐没买上。店铺销售员林女士向记者介绍,198元和88元两款价位的冰墩墩产品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
带动上市公司盈利增2倍
冬奥产品的销售火热,可从获批设计生产冬奥会及冬残奥委会特许商品近700款的元隆雅图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窥探出来。元隆雅图生产和设计的特许商品包括“冰墩墩”“雪容融”毛绒玩具、盲盒、造型手办、饰扣、水晶球、徽章、贵金属、彩色冰墩墩等。公司今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冬奥会特许纪念品和贵金属业务实现收入10.65亿元,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46亿元,同比升1.09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升2.06倍。
冬奥会过后,冬奥特许商品店陆续闭店。翟天铭在吉林开设的冬奥特许经营店是目前东北三省仅存的一家线下店铺。他的店铺授权在9月30日到期,10月该店铺计划转型展示销售其他文创类产品。
来源:大公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