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趵突泉,三只锦鲤上了热搜。大号(XL)、超大号(XXL)、特大号(XXXL)三只锦鲤,历史同框,众多网友看欢了。
大家纷纷评论:三个好胖友、三个饭搭子,这三个不当好友天理难容,远看像信号,还排好了顺序。当然,也有神评论:趵突泉3只胖锦鲤组团出游。
宋朝时期,曾巩担任济南知府期间,对趵突泉进行了追本溯源地考察,并对“趵突泉”命名。北宋以后,趵突泉开始叫“趵突泉”。
作为趵突泉的命名人,曾巩有一首诗《趵突泉》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在趵突泉内有一座娥英祠,纪念舜帝的妻子娥皇与女英。据说,当年济南大旱,娥皇与女英祈雨,不成。于是带着大家挖井,期间听到舜帝重病,二人泪如雨下。泪水化作了珍珠泉和趵突泉。
曾巩诗中,末尾提及的便是这个历史与传说。
当然,除了曾巩,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咏不绝,譬如苏辙、元好问、蒲松龄等,清朝皇帝康熙、乾隆也曾经驻跸在此。想一想,趵突泉因为这些人,而闻名天下。因为趵突泉,这些人的诗文也被天下众所周知。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早在《春秋桓公十八年》就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
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景区内泺源堂前。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
趵突泉附近,诗文环绕。观澜亭,对联为“三尺不消平地雪, 四时常吼半空雷”,出自元代张养浩《趵突泉》。泺源堂,对联为“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出自元代赵孟《趵突泉》。
锦鲤,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吉祥物之一。
锦鲤,本是一种鲤鱼的种类,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 红鲤是观赏鱼类。在网络时代之前,鲤鱼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内涵。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三秦传》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现代锦鲤诞生于19世纪的日本,祖先原是中国鲤鱼。虽然现代锦鲤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过百年,但由于其独具阳刚特色的美、长寿的特质、旺风水的特质,以及来源于中国的鲤鱼的美好寓意,所以“锦鲤”被现代中国人赋予美好富贵的象征。